中國門都(官方網)消息 一扇門、一組櫥,堵住了鄰居的心門,如何解開心結,讓鄰里關系重歸于好?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高新區法庭通過審理進村居、法典宣講入人心的方式妥善加以解決,以實際行動為民辦實事。
蔣某與張某某曾是居住在金沙街道某某新村的老鄰居。蔣某認為張某某常年將雜物堆放在兩家門口的公共通道上,最近又在樓梯過道處安裝了一扇木門,影響了蔣某家從西門出行的便利。蔣某便和張某某協商,要求移除過道內的雜物包括擺放多年的櫥柜,同時將木門拆除。多次協商未果后,蔣某訴至法院要求處理。
該案承辦法官認為鄰里糾紛適宜在居委會通過協商的方式加以化解,以修復鄰里關系,遂在雙方所在居委會巡回審理了該案。庭審中,張某某認為櫥柜擺放及木門安裝已有時日,且案涉小區一樓住戶包括蔣某均是從陽臺東門通行,故不同意蔣某的主張。蔣某則認為張某某是今年年初安裝的木門,阻礙了其從西門通行的便利,堅決要求拆除,同時要求對堆放的雜物進行清理。
鑒于審理中雙方各執一詞,難以達成一致意見,承辦法官決定先休庭,對雙方當事人以及前來居委會旁聽的群眾進行《民法典》物權篇的宣講,融法于理,用鮮活的案例將法律規定解釋得通俗易懂。
宣講結束后,張某某說:“多年來我一直將雜物堆放在過道處,還安裝了木門,之前原告也沒有反對,我就認為這么做沒問題。現在聽了法官的解釋,才明白公共通道是大家的,那些雜物也沒什么用,我愿意清理。”聽完張某某的陳述后,庭長吳曉玲和承辦法官第一時間組織雙方進行調解,在耐心細致的釋法明理下,張某某表示會拆除木門、移除雜物,將和睦共處的鄰里情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