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曾說:懶惰使人進步。他因為“懶”折騰出了“自動牙刷”“自動打橋牌機”“自動門鎖草圖”等發明,還申請過專利。如今,我們消費者在選購智能門鎖的時候,想必都出于同一個原因——懶。懶得拿鑰匙、懶得配鑰匙、懶得開門、懶得換鎖……的確,安裝了智能門鎖,跟“門鎖”相關的一切問題都解決了:自認為有強迫癥的人再也不用擔心有沒有鎖好門,各類粗心馬虎的人再也不怕忘拿鑰匙,還有那些喜歡想象鑰匙斷在鎖芯里的人、因為在大包小包里找不到鑰匙而亂發脾氣的人,都可以靜下來了。不少網友都有小時候丟了鑰匙忘帶鑰匙被父母教訓的經歷,他們調侃:“換了智能門鎖,世界和諧了很多!”據天貓數據顯示,智能門鎖、智能取暖器、安防攝像頭成為2020年銷量增速最快的“智能三大件”。
但是!門鎖在提供便利的同時,是否還能完成它本來的使命——安全防范呢?這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早在2019年,京津冀三地消費者協會對網售智能門鎖28個品牌共38款產品進行了抽樣測試,38款智能門鎖產品全部“不合格”。測試結果將整個智能門鎖的行業口碑打入谷底。
除了安全問題,消費者在使用智能門鎖時,因為門鎖技術問題也會造成一些囧人囧事。
對此,專業人士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智能門鎖時,除了安全問題之外,消費者還應多去考慮售后和服務。上門安裝、時時維修、線上答疑,使用教程……這些參數在購買時都需要有所了解,避免“花錢買罪”!
智能門鎖靠高科技護體熬過低谷
新產品被消費者接受,總是需要得到時間驗證和市場的考驗。這兩年,老牌鎖企不斷提高智能門鎖安全防護的技能研發,小米、華為等互聯網公司的跨界加入,也讓智能門鎖更加智慧。好的智能鎖=好的機械鎖+多種智能防盜方式,相對于傳統機械鎖就是降維打擊。在濟南從事十多年門鎖業務的王師傅介紹:一般防盜鎖都是A/B級鎖芯,開鎖最多5分鐘,智能門鎖常用C級鎖芯,理論上技術開鎖時長超過270分鐘,還配有各種布防和報警系統,一旦遭受暴力拆除就自動觸發警報功能。
門鎖是消費者每天都要接觸的產品,除了安全保障之外,智能門鎖作為智能時代的新興產物,產品有“智商”,聯動性高,便利性強。
人工智能提門鎖“智商”。當前,智能門鎖的識別應用技術以生物識別、密碼識別等為主。那些用一張照片、一個模擬指紋、一個“小黑匣子”就能打開一扇門的智能門鎖,因為安全性低早已被淘汰。目前,隨著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人臉識別、虹膜識別技術、聲音識別技術等技術應用比例將提高。讓開門解放雙手,當你一手抱著娃、一手拎著菜,只需一個眼神就能打開房門,生活從此變得輕而易舉。
智能門鎖保障獨居者安全。根據民政部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獨居成年人接近一億。隨著單身人群的不斷壯大,智能門鎖中內置的微型攝像頭成為更多都市單身男女的選擇,智能門鎖AI系統可以識別門前徘徊的可疑人物,并拍照推至用戶手機,有的還具備語音播報功能,警告嫌疑人離開,實現主動安全防護。另外,為了防止有心人偷窺,很多品牌旗下的智能門鎖都支持虛位密碼開鎖功能,在輸入正確密碼前后加入亂碼,讓偷窺王無從下手。甚至有的智能門鎖還有自定義的“求救”鍵,當獨居戶者受到外界威脅不得不開門入戶時,按下“求救”鍵,其關聯的親朋好友就會收到求救信號。
智能聯動,你打開的不僅僅是一扇門。智能窗簾、智能燈光、新風系統、掃地機器人、智能音響……當5G時代到來后,智能產品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到消費者家中。此時,智能門鎖不再只會開關門,通過聯動設置,打開智能門鎖后,就會立即為你開啟“回家模式”,提供更好的居家體驗,如聲控迎賓語、開啟走廊燈組,開啟空調,讓加濕器和空氣凈化器、熱水器等開始工作、播放心愛的音樂等,生活開始變得“隨心所欲”起來。
全民智能門鎖時代即將來襲
近兩年,智能門鎖行業像熬過了資本的寒冬,再次成為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我國首份《中國民眾門鎖使用情況調查報告》顯示,有超過70%的消費者正在或有意愿購買智能門鎖。
濟南王師傅對智能門鎖在本地的市場較為了解,他表示,濟南從2017年興起智能門鎖,到現在2021年,選擇安裝智能門鎖的家庭越來越多。今年,王師傅一個月要安裝100到200把智能門鎖。據他介紹,目前,智能門鎖已經成為濟南精裝樓市新開樓盤配套的標配型產品。對此,大眾網·海報新聞的記者查閱了相關數據:2021年1季度,我國精裝智能門鎖市場的配套率已經從2020年第1季度的62.1%,提升至68.7%。一線城市配套量同比增長56.4%,高等級(一線、新一線、二線城市)配套率超七成。居民對于功能型以及智能化的門鎖需求逐漸提高。
據預算,2021年,中國智能門鎖市場全渠道銷量將達到1950萬套,智能門鎖行業發展蘊含巨大潛力,越來越多的企業瞄準智能門鎖市場,造成群雄混戰的狀態,導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專家認為,國家應盡快出臺相關針對性的標準,引導智能門鎖行業健康、快速發展。智能門鎖行業、監管機構和各類消費者組織應該一起攜手,讓消費者早日用上安全又便利的智能門鎖。智能門鎖市場健康發展仍然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