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賀村鎮蓮花山工業園的浙江王牌門業有限公司是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之一。疫情之下,王牌門業產能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生產效率提升、綜合成本下降,其背后有著怎樣的變革?近日,記者深入企業進行了調查。
“王牌”之變:從三四天到60秒
走進王牌門業的廠區,幾幢數字化車間給出了答案:略顯空曠的廠房里,開料、壓板、雕刻、精裁、封邊等機位旁,難覓工人的身影。從一塊木板到一扇木門,全流程在自動化生產線上完成。
“生產一扇木門最快只要60秒,而以前要三四天。”公司董事長何利明對記者說,生產流水線實現了智能化,原先由人工完成的搬、抬、扛、運等苦活累活全部由機器“一手包”,生產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單條生產線用工也從五六十人減到了五六人,企業復工復產后自然就沒了用工壓力。
何利明與門業打交道已有20年。王牌門業和江山其他木門企業一樣,屬勞動密集型,很多生產工序靠人工進行。
前年,在參加政府組織的門企管理者外出參觀學習活動后,何利明的思路一下就打開了,“大的門企都實現了智能制造,我們再不轉型,就沒有發展前途了”。當年,王牌門業的智能制造項目被評為江山市試點項目,何利明投資三千多萬元,引進國內先進木門生產線,建設數字化車間。
在江山市經信局副局長楊耀龍看來,智能化改造是大勢所趨,木門行業已進入一個新的增長周期。一方面,木門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十年前賣出一扇門利潤有幾十上百元,如今降到了幾元;另一方面,近幾年,隨著裝配式住宅的出現與發展,標準化的工程木門市場需求猛增,木門企業只有提升自動化生產水平,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
應對以標準化生產、規模效應為標志的新一輪競爭,正是智能制造的強項。
王牌門業的智能化轉型效果明顯。僅從產能看,公司日產木門從原來的一千余扇提高到了三千多扇,產品質量也更加穩定。“比如像鋸門這道工序,以前需要工人先測量再鋸木,現在是激光準確測量,精準度高了許多。”何利明說,生產能力足,質量有保證,讓他在接客戶訂單時更有底氣。
“王牌”之智:從“木門”轉型“網門”
作為中國木門行業重要的產業集群地之一,江山市擁有三百多家木門企業。
“受疫情影響,一些木門企業的訂單出現了不同程度下滑。”何利明是江山市門業行業協會會長,他熟知業內情況。
困難是暫時的。何利明說,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專注創新、深耕產品,在“精益”管理上下功夫,讓企業挺過危機。
如何實現“精益”管理?何利明認為,提升企業智能化生產水平是基礎,此外,還要深入挖掘每道工序大數據背后的價值。
“一臺或幾臺機器就算智能化程度再高,如果不聯網也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在王牌公司的智能制造中心多媒體會議室內,豎著一塊數十平方米的電子屏幕,車間里每道工序的數據被“接入”到這里,設備狀況、生產進度一目了然,生產全流程變得數字化、可視化。
何利明告訴記者,數字化、可視化提高了管理人員對每道工序的管控力,出現問題就能馬上發現,及時調整生產方案。“這樣機器不空轉,材料損耗會下降,產品次品率也由原來的3%降到了3‰,‘精益’管理管出了效益。”
何利明認為,智能化改造不能簡單等同于“機器換人”,最重要的是能不能“連接用戶”。
在王牌門業的廠區內,每幢廠房的外墻上都醒目印著“世紀王牌——木門、全屋定制”的標識。“隨著用戶‘一站式購物’需求的不斷增多,已有越來越多的江山木門品牌開始往衣柜、櫥柜和墻板‘全屋定制’領域拓展。”在何利明看來,做大做強“全屋定制”的秘訣在于“連接用戶”,“我們正在探索人單合一,借助互聯網,把產品與用戶緊密連在一起,將‘木門’轉型‘網門’。”
王牌門業與江山市木門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合作,引進了一套軟件系統,實現了產品追溯功能,客戶能通過訂單號了解下單產品的生產、物流等信息。何利明說,通過緊密連接用戶,可以讓用戶參與產品設計、制造全過程,提升用戶體驗,贏得客戶口碑。
在王牌門業,定制家居的份額已占到了公司產值的30%,而且這一比重還在一路攀升。
“王牌”之盼:高端人才+區域品牌
在企業向“現代化”邁進的過程中,對于智能化轉型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作為江山市民營企業的頭號陣地,木門行業首當其沖。
“企業智能化轉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單打獨斗很難產生效果。”王牌門業成為江山市實施智能化改造試點企業之一,何利明認為自己趕上了好機遇,“政府給予了很大支持。”
自2018年開始,江山市以門業智能化改造提升為重點,通過政策供給、金融助力、全員培訓、精準服務等手段,先后推動了24個門業智能制造項目開工建設,歐派門業、名雅居木業等驗收通過的項目成為木門行業學習標桿。楊耀龍告訴記者,從首批驗收通過的江山市7個智能試點項目看,生產效率平均提升15.6%,綜合成本降低12.2%。
2019年11月,全省“企業數字化制造,行業平臺化服務”提質擴面工作會議在江山舉行,江山智能制造領域的“政府主導、企業主體、智力支撐、金融助力、全員參與”經驗,在會上向全省推介。
推進智能制造,前景很美好,但企業智能化改造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磨合。何利明也面臨著困擾。“關鍵是缺高端人才,企業里懂智能制造的員工是個寶,我們需要更多的支持與服務。”何利明還期盼,推進江山木門品牌運營,打響區域品牌,“在全國木門產業集群中,江山門業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但美譽度還需要提升。”
困局怎樣破?楊耀龍說,江山市出臺的《關于創建木門行業智能制造示范市行動方案》和《 全面推進智能制造提質擴面的三年行動方案》描繪了清晰的路線圖。《方案》強調多方協同發力,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廣領域地鋪開和覆蓋智能制造,加快全市木門等傳統產業轉型提升、做優做強。“江山正致力于突破一批核心技術、推進一批示范試點、打造一批公共服務平臺,向智造強市不斷邁進。”
記者手記
疫情沖擊下的中小微企業面臨較大壓力。而在江山市,一些企業因為長期積極推進智能制造,擁有了較強的應變能力,在緩解復產壓力、提升管理效能、降低運營成本上取得了好的成效。智能制造已成為江山市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戰略選擇。
從中長期看,全面數字化的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智能化轉型已成為有遠見的企業改變傳統依賴低成本要素投入發展方式的關鍵路徑,也是推動一個區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
智能化轉型是一項復雜而龐大的長期系統工程,需要不斷探索、試錯,難以一蹴而就,必須保持定力,堅持不懈,系統推進。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及時出臺配套政策和加大資金扶持,營造公平穩定的營商環境,也需要中小微企業管理者樹立危機意識,以更大的勇氣跨越轉型帶來的陣痛和壓力。
未來企業的競爭,更多是產業鏈之間的競爭。產業不論新舊、企業不分大小,如果都能夠踏準數字化時代的節拍,做強做優做大,就一定能在更大范圍、更深程度、更廣領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撬動一個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