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消除隱患,這得益于當地的危化品“在線管控”平臺,林海管它叫“千里眼”。自從有了“千里眼”,林海和輔警項有紹兩個人就守住了全區72家重點危化品企業的安全之門。
據悉,龍灣共有危化品使用企業291家,“企業多、用量多、年檢多”的現狀,給危化品使用流轉等各環節的管理帶來諸多難題。實時監管、第一時間發現并糾正違規操作是消除安全隱患的最佳辦法。
2018年,溫州公安部門依托智能攝像機和云平臺服務,歷時半年研發了危化品“在線管控”平臺,一端聯著公安值班室,一端接著危化品倉庫,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管控平臺第一時間向企業管理員、社區民警移動終端和警務室指揮平臺電腦終端發出預警信息,并通過攝像機內置語音系統或電話,遠程警告違規闖入者,做到24小時實時監控。
有了技防,也少不了人防。公安部門在企業危化品倉庫外安置指紋鎖,每家企業指派兩名危化品倉庫管理員。只有兩名管理員同時輸入指紋,倉庫門才能打開,不然則會觸發預警系統。
浙江日報4月5日頭版《之江新事》欄目刊發報道
截至目前,龍灣區已有72家企業接入“在線管控”平臺,在線巡查5萬余次,入企線下核查34家次,糾正企業不規范操作149次,行政處罰違規操作企業3家。
溫州市公安局主要領導表示,根據溫州市委市政府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決策部署,該局由局長掛帥,成立了“兩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推出“加快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60條”等多項舉措,不斷提升服務企業能力和水平。對于涉危涉爆企業,該局精細服務上門,充分將大數據、物聯網技術融入監管工作,實現劇毒危險化學品全要素、全過程、全環節封閉式管理,既響應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同時更實現在線監管,最大程度降低日常監管對企業正常生產秩序的影響。目前,溫州全市易制爆化學品企業登記備案和列管率達100%,通過智能化監管,2018年共及時整改消除安全隱患398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