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門都(官方網)來自網絡消息 為了保障小區居民的居住安全,不少小區在樓梯口安裝了防盜門。不少居民反映,一些老小區的防盜門因為年久失修,大多成了擺設甚至累贅。昨天,記者探訪了幾個老小區。
【記者探訪】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四季園小區探訪。該小區并非每棟樓都有防盜門,只有少數樓棟裝有老式的鐵門。居民沈先生告訴記者,因為年久失修,鐵門容易銹蝕破損,門上的欄桿和拉手損壞嚴重。記者在秋桂苑看到,幾處防盜門不同程度破損,一位居民告訴記者,有些居民進出喜歡用腳踢門,很容易損壞。
楊莊街坊小區居民反映,小區多棟居民樓的防盜門破損,開門關門容易劃到腳。記者在25棟和附近樓棟看到,幾乎每扇防盜門都打開著,防盜門下方破損。“防盜門很笨重,開門關門很吃力,索性這樣開著,也方便老年人進出。”小區幾位老人告訴記者,這些防盜門很多年了,即使不是人為造成的破損,也多處銹蝕了,鎖芯早就銹死了,有的租戶根本就沒有鑰匙,防盜門就是個擺設。
康樂新村,記者在207棟看到,部分防盜門缺失了大半,只剩下上半截。“門早就壞了,也沒人維修。”居民程先生說,該小區去年改造,但是破損的防盜門沒有更換,這樣的防盜門早就失去了防盜功能,也常年不關。
連運小區吉運苑22棟和附近樓棟的防盜門,也存在破損缺失的情況,門鎖損壞,有的門鎖都不見了。
【部門回應】昨天,記者從幾個小區管理部門了解到,平時也對小區防盜門進行維修保養,但老小區防盜門老舊,配件也找不到廠家供貨了,徹底維修或更換,存在資金難題,需要居民均攤或動用維修基金,很難得到所有居民的支持。
記者從市房管局物業科了解到,小區的單元門都是由物業進行日常維護的,單元防盜門屬于公共設施,可以使用公共維修基金或由居民平攤。沒有物業的小區需要維修,居民可以向社區提出申請,由社區進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