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網友在東方論壇發帖稱,自己裝修買材料的時候被“套路”了。
“2017年10月份,我在寧波石碶輕紡城歐格森門店,訂購了三道房門及門框與窗框,總價值為11800元。因顏色我們需要更改,店主就將原銷售清單中烤漆紅楓木改寫成俊豪金典免漆門蘋果木,因我們外行,也沒留意。直至發貨到新家后,我們才發現產品根本不是我們要的……”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本報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消費者開始選中的實木復合材質
本想換個顏色,結果連材料都換了
根據發帖人提供的“賣家秀”和“買家秀”照片,記者看到,第一張的材料樣品為實木復合,后幾張均為類似密度板材質然后再表面貼皮。發帖人在帖子里表示,事后找到消保委反映,可多次調解均沒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記者聯系上了發帖人陳小姐,她告訴記者,裝修的新房是打算給外公外婆兩位老人住的。去年5月份,裝修隊開始入場施工,到了木工階段需要提早預訂木門,在施工隊一位木工師傅的推薦下,去年10月初,陳小姐家人來到了輕紡城板材市場一家名為“歐格森”的店里選材。
在陳小姐提供的銷貨清單里,記者看到最開始她選中的是編號55的烤漆紅楓木材質,而據陳小姐母親當時拍攝的樣品圖片,該款材質為復合實木。
“價格是1600元一扇,我們定了3扇木門,算上門框和窗框,第一次看的時候價格為12651元。”陳小姐說,過了幾天,家人覺得原先選的顏色不喜歡,于是他們又去了趟店里重新選擇了顏色。
在銷貨清單里原先寫的編號55烤漆紅楓木被黑筆涂抹掉,在下方空白處重新標注了“俊豪金典免漆門,蘋果木”,陳小姐說自己當時是過去換顏色的,木門的材質沒有更改,“因為當時就要付定金了,我就和老板還了價,總價的基礎上便宜了800多元。”隨后陳小姐給對方6000元作為木門的定金,雙方約定剩下的錢發貨后再付清。
消費者質疑:這明顯存在欺詐嫌疑
原本40天就可以發貨,但因為自家裝修進程緩慢的關系,陳小姐聯系店家將發貨時間做了推遲。今年1月份,店家將制作好的木門送到了陳小姐家里,當時接貨的是陳小姐母親,“當天晚上沒有拆開,第二天在裝移門軌道的時候才發現材質被替換了。”陳小姐告訴記者,自己當時明明選中的是實木復合材質,可到貨后發現竟然是密度板,表面為PVC貼面。
收到貨后發現全是PVC貼面
在陳小姐提供的照片里,記者看到門框及木門確為貼皮。“這種材質的木門我去打聽了,也就400多元一扇,為什么還按照實木復合的價格賣給我。”發現不對勁后,陳小姐當場就叫停了工人安裝,然后找到了店方,可沒想到店方表示陳小姐當初定的就是這個材質的,他們只是按照票據去工廠訂貨。
“為什么在交定金的時候沒有告知材料和此前有變更,這明顯存在隱瞞甚至欺詐嫌疑!”陳小姐說道。
跟店家協商無果后,陳小姐找到了消保委人員,可雙方還是沒有達成一致。2月2日,海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介入調解,“消保委受理投訴登記表”中的處理結果為:經現場對雙方進行協調,申訴方認為被訴方存在欺騙行為,需要全額退款,被訴方對此不認可,拒絕退款,雙方存在分歧,調解不成,建議申訴方通過司法或其他途徑解決。
店家:沒有告知木門材料,賣多少是我的事
數次調解無果讓陳小姐十分惱火,為此家中的裝修也暫時告停,原本打算去年年底接外公外婆入住的計劃泡湯。“我們雖然沒有用最好的材料,但也不可能選用這個檔次木門,我要求全額退款,門不要了搬回去。”陳小姐對記者說道。
帶著消費者的這個訴求,記者找到了位于石碶街道輕紡城板材市場54-56號的店家,個體戶登記備案名為“寧波市鄞州石碶鴻冰板材經營部”。記者說明來意后,老板表示自己有單據,和陳小姐之前提供的單據一樣,上面寫的材質為“免漆門蘋果木”,免漆門為材質,蘋果木為顏色。“他們顏色來回就換了好幾次,最終就定了這個材料的。”
老板告訴記者,免漆門就是PVC貼面門,是消費者自己沒有搞明白。
“那當時有沒有告知解釋過這個是PVC貼面的?”記者問道。
“沒有說過。”
“單據上每扇門的價格是1600元,這個價格是免漆門的市場價嗎?”
“賣多少是我的事,我愿賣她愿買有什么問題?”店家表示木門及門框都是按照陳小姐家的尺寸定做的,要是更改店家就得往里貼錢。
商家給出處理方案,消費者不買賬
在記者現場的調解下,店家隨后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案。
第一,不更換材質繼續用免漆門,原本11800元的總價基礎上便宜點;第二,更換材質,重新定做實木復合木門,價格還是按照單據上的11800元為準。
對于這兩個方案陳小姐表示不認可,“首先第一個方案,就等于保持現狀,我相當于花錢買了一堆低檔貨;第二個方案我也不接受,現在已經不相信這家店了,我只要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