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門都(官方網)消息 近年來,受房地產政策和對森林等自然資源保護力度的影響,國內木門市場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再加上木門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如今的木門行業已是狼煙四起,木門企業之間被迫展開了激烈的競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擁有一定規模的木門企業有5000多家;傳統手工作坊式小企業有1萬多家。如此眾多的木門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下去,將會面臨殘酷的市場競爭。然而,危機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發展商機,木門企業如何才能抓住商機,跳出重圍呢?
多方面壓力導致木門市場生存壓力劇增
為了不被淘汰出局并且能夠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一些木門大企業采取了擴大規模、拓展渠道的經營策略。但是,木門企業積極應對挑戰釋放的并不都是“正能量”。由于“量”的擴張,激化了能源、材料、勞動力與生產之間的矛盾。木門企業數量增加、規模擴大,增加了對能源、材料、勞動力的需求量。近年來,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國家加強了對森林等自然資源的保護力度。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木門行業出現了原材料供應緊缺的現象,并且這種現象短期內不會得到改善。去年坯料、木皮等原材料的價格經歷了四次上調,木門產品的利潤空間被一次次的擠壓。原材料緊缺,使得實木門不可能在短期內進入消費水平較低的城市。
在市場競爭中,有一些企業采取了降價的方式來籠絡消費者。但是“獲利”永遠是企業經營的宗旨。經營者為了能在降價的過程中獲取利益,就會壓縮一部分生產和經營成本,于是就使降價產品更容易產生質量問題。比如某些企業為了盡快完成訂單任務,在制作過程中,強制烘干,導致水分反彈,造成木門的開裂和變形。這在一定程度上破環了木門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影響了木門行業的發展。
筆者在木門市場上了解到,一些新開的門店,有的甚至一個月接不到一個訂單,生存變得異常艱難。于是,他們中的一些人便使出了殺手锏——價格戰。原來的品牌專賣店也變成了雜貨鋪,實木門、復合門、鋼木門、免漆門、推拉門、銅門等,只要消費者想買,店里統統都有,喪失了品牌的特色和風格。這樣一來,產品的品牌政策就無法被貫徹執行。于是,就出現了企業不為經銷商落實優惠政策,而經銷商不執行企業的營銷策略的尷尬局面。最終的結果只能是不歡而散——經銷商更換品牌,企業流失終端網點。
木門企業如何抓住危機背后的商機,跳出重圍?
雖然市場混亂,但危機背后卻隱藏著巨大的發展商機。一方面,市場亂局打破了部分想要進入木門行業掘金的人的夢想,減緩了木門企業增多的速度;另一方面, “適者生存”,一部分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企業和商家會被淘汰出局,實力較強的企業和品牌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會進一步增強,木門行業將會向規范化方向發展。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木門企業如何才能抓住商機,跳出重圍?
首先,以質量為主,以售后服務為輔,打造品牌。目前,木門行業已經有許多企業創立了自主品牌。大多數企業也把打造品牌作為重點工作來抓。他們不斷增加投入,加大廣告宣傳的力度。如今,在各類宣傳媒體上都可以看到門類產品的宣傳廣告。聘請明星代言在木門行業也已經不是新鮮事。但廣告宣傳并不是品牌建設的全部內容。企業要想持續提高品牌的影響力,需要在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方面不斷提升。其次,突破產品設計瓶頸,打造新品引領潮流。模仿抄襲已經成為木門行業的一大弊病。因此,處于成長期的木門企業需在產品設計上有所突破,以營銷策略為依據進行產品設計改良,從而提高市場占有率。
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木門企業只有牢牢把握消費者的需求被才能不被市場所淘汰。同時,木門企業切忌因眼前的市場疲軟而做出一些有損企業長遠發展的事情,只有堅守本心,以產品質量和服務為基礎,加快企業創新才是木門企業的長遠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