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門都網(官方)消息 自由談“50批防盜門有49批門扇填充物是蜂窩紙”,抽查數據怕是要讓民眾驚出一身冷汗;可對于廠商而言,這不過是行業內的“潛規則”被曝光了而已。
18日,江蘇省質監局公布了今年防盜安全門產品的抽檢報告,50批樣品中有39批合格,合格率為78%,部分樣品防破壞性能、鎖具防盜要求、鋼質板材厚度不符合標準要求。檢測人員發現,50批防盜門有49批門扇填充物是蜂窩紙,基本沒有保溫、防火和隔音性能。不過,目前國家標準對門扇填充物并無明確要求。(11月19日《金陵晚報》)
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住宅設計規范》相關規定,入戶門“應采用具備防盜、隔聲功能的防護門”;另一項國標《防盜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則以更詳盡的描述、更具體的數據設立了“嚴苛”的準入門檻,不是所有“長得像”防盜安全門的門都可以打著“防盜安全門”的旗號“招搖過市”。可近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鋼質門”“金屬門”也以“防盜”為噱頭,實際卻未必符合“防盜”的國標。毫不客氣地說,許多廠商就是在偷換概念“逗消費者玩”,誰真要是裝上了這類門,防的也只能是君子,根本防不了哪怕只有“三腳貓”功夫的小偷。
只要是正規生產線上下來的防盜安全門,都應該帶有一個永久性的“標記”,標明此門對應的防盜安全級別,在甲乙丙丁四個等級中,甲為最高,丁為最低,這是國家標準作出的強制性要求。然而,現實卻“很骨感”,就有些廠商不愿意給產品打上印記,不想讓消費者有機會洞察產品品質;有的廠商更是直接把低檔貨標成高檔貨,畢竟,如果能以丁級品賣出超越其本身價值的、等同于甲級品的高價,那可是要“賺大發”的。
由于國家標準對防盜安全門的門扇填充物并沒有作出明確規定,這就給了一眾廠商發揮“主觀能動性”,行偷工減料之實的機會。“50批防盜門有49批門扇填充物是蜂窩紙”,抽查數據怕是要讓民眾驚出一身冷汗;可對于廠商而言,這不過是行業內的“潛規則”被曝光了而已。個別還算“有良心”的廠商至少選用了聚氨酯泡沫作為門扇填充物,有利于防震抗壓、保溫隔音;而大多數“只向錢看”的廠商把防盜門做成了“紙糊”的,還振振有詞地抬出“不違規”的論調,實實在在地突破了“商業道德”的底線。
防盜安全門關系著千家萬戶的財產和人身安全,而江蘇省質監局此次公布的抽檢報告,顯然無法讓人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防盜門感到“安心”,對“熱衷”于鉆空子的廠商更是喪失了起碼的信任。如果說現行的國標還存在著值得完善之處,比如應當對門扇填充物作出硬性規定,那么有關部門就得盡快推動國標的修訂,堵住存在已久的漏洞;如果說政府的監管還存在懲處乏力之處,比如對明顯違規的廠商“太客氣”,那么監管人員就得作出深刻檢討,并在日后的執法過程中嚴厲起來,該開罰單、該下架產品時絕不手軟,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再發生。
此外,消費者在選購“防盜安全門”產品時,多長個“心眼”總沒有壞處。別看有的“高科技門”廣告打得厲害,其實產品卻未必靠譜;要選還是得選經有關部門檢驗合格的產品,信譽好、售后服務好的廠商和銷售商也不至于“坑死人不償命”。如果消費者想多加一重保障,可在購買時要求對方在合同和發票上注明“防盜門”字樣,事后萬一發現有“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情形,維權起來也更有“證據”,更有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