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金博覽會開幕式
浙江日報訊 五金盛會精彩紛呈,大氣永康笑迎嘉賓。9月26日上午,以“讓永康五金暢行世界,讓世界五金匯集永康”為主題,第18屆中國五金博覽會在永康國際會展中心隆重開幕,萬商云集,商機涌動。
歷史的巨筆一揮,歲月荏苒走過18年。18年,從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歷經風雨的洗禮,成長為一個弱冠的翩翩少年,五金博覽會見證了永康發展的歷史,推動了永康五金產業穩健前行。如今,1萬多家五金企業,30余萬從業人員,使“永康五金”蜚聲海內外,成為知名的“中國五金之都”。正是有了五金博覽會的助推,永康逐步奠定了國內“五金龍頭”的行業地位,成為展會帶動產業發展的典范,也為永康實現“二次出發”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永康五金:大步邁入“指數時代”
經國家商務部批準,中國首個五金指數——“中國·永康五金指數”,9月26日開始正式發布,這標志著浙江的永康五金進入“指數時代”。
被譽為中國五金產業發展“風向標”和“晴雨表”的中國·永康五金指數”,定期通過國家商務部“商務平臺”發布。
“中國·永康五金指數”根據永康及其周邊五金產業集聚區的五金生產行業、五金產品貿易情況,主要由五金產品價格指數、五金產品景氣指數兩大部分構成。價格指數分為五金產品生產價格指數、五金產品外貿價格指數、五金市場交易價格指數;景氣指數分為五金產品生產景氣指數、五金產品外貿景氣指數、五金市場交易景氣指數。
“中國·永康五金指數”的發布,將有助于準確反映國內乃至國際五金產業發展趨勢與波動,助推永康五金產業的轉型升級,鞏固永康五金產業龍頭地位;同時為國家有關部門制定行業政策、發展規劃等提供基礎資料和動態信息具有重要意義。
永康將以“中國·永康五金指數”發布為契機,推進五金產品分類與質量標準的規范化,引導產品價格形成的規范化,促進產業良性有序競爭。
五金盛會:永康城市“金名片”
20年前,永康市委、市政府作出開發建設“永康五金城”的重要決策。20年間,這座城市砥礪奮進,借著產業集群的優勢,深入實施現代化國際五金名城戰略。從1996年開始,永康開始舉辦一年一度的五金博覽會。如今,已經成年的五金盛會正成為永康產業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當來自全球各地的客商走進永康,可以感受到地區經濟的迅猛發展為這座城市帶來的新生命力。永康,已是中國最大的五金產業集群之一。
通過一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永康五金產業騰飛的縮影:1998年,永康全市自營出口總額為6091萬美元,2012年達36.5億美元,14年間翻了約60倍;當年永康的五金產值約100億元,如今形成了年產值超千億元的五金產業鏈。
是什么帶給永康翻天覆地的變化?顯然,永康五金產業基礎和中國科技五金城是永康五金產業發展的兩個重要支撐點,而以五金博覽會為龍頭的會展業則引領永康五金產業的轉型升級,其相輔相成、協調運作,使永康最終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特色“五金路”。
產業與展會盡情跳起“雙人舞”。隨著產業的發展,以永康當地產業和中國科技五金城市場為依托的展會越來越多,展出規模也越來越大,門博會、農機展、門配博覽會等多個專業展會應運而生,多面“開花”。
更具突破性的是,展會對永康而言,已不僅僅是進行產品交易的場所,信息流、技術流、人才流都在此高度匯集。每一次大型展會,全國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都會發布機械、電器、冶金、化工、環保、材料等領域的產品,引領五金產業新潮流。
金色永康:全面打造發展“升級版”
五金盛會的持續紅火,五金指數的高調發布……其背后都凝聚著永康“二次出發”的力量。
永康人越來越發現,發展到今天,改革開放的紅利、靠敢闖敢干已經不再是優勢了,永康的發展正處于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永康市委順勢而為,今年明確提出:進一步深入推進“工業強市、生態立市、商旅活市、文化興市”發展戰略,爭創新優勢、匯聚新動力,全面打造永康經濟社會發展“升級版”。
永康市委書記徐華水認為,永康所要打造的“升級版”主要有四大內容:
第一,就是追求高質量、高效益、生態好、惠民生的綠色GDP,加快實現由粗放經營到集約經營、由要素驅動到創新驅動、由制造大市到創造強市,使永康發展成為產業結構優、創新能力強、資源利用率高、生態環境好、人均收入水平和人民滿意度高的宜業宜居城市。
第二,從縱向發展看,就是要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使質量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創造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使發展的質量和效益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第三,從橫向比較看,就是與兄弟縣市不比速度比效益、不比數量比質量、不比總量比人均、不比制造比創造、不比優惠政策比優化環境等,不斷增強創新的比較優勢。
第四,從政策取向看,就是要按照上級黨委的總體部署,始終把工業強市放在特別重要的位置,做精做強傳統五金并向現代五金產業集聚,大力發展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新型汽車及相關配套產業,積極培育壯大現代農業裝備及其他現代裝備產業。著力構建“兩園一區”的現代產業平臺,這“兩園一區”是指:永康現代農業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中國南方農機產業園)、永康浙商回歸創業創新園、經濟開發區。以這三個產業平臺為依托,力爭2015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超1000億元的目標。
如何爭創新優勢、匯聚新動力?徐華水概括為“六個動”:改革推動、創新驅動、市場拉動、產業聯動、平臺互動、人文帶動。
改革推動,爭取制度新紅利。永康從一個“百工之鄉”發展成為今天的“五金名城”,靠的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永康要始終保持著創新的激情、改革的動力。
創新驅動,構建發展新模式。對永康來說,只有構建創新驅動的模式才能增添升級發展的強勁動力。要不斷加大企業技改力度,花大力氣、下真功夫抓企業技改、抓新興產業的培養。
市場拉動,拓展消費新領域。從國內來看,國家大力實施城鎮化戰略,為永康市產品打開國內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就永康來說,現有35萬多農村從業人員中,80%農民已經不搞純農業,而是主要從事五金工業,如果實現真正轉移城鎮,消費拉動作用不可估量。
產業聯動,創造競爭新優勢。永康擁有“中國五金之都”、“中國門都”、“中國口杯之都”、“中國休閑運動車之都”、“中國電動工具之都”等10多項國字號榮譽。永康產業發展基礎扎實,只要通過“工業強市”建設把第三產業有力帶動起來,大力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通過5到10年努力,使三產從現在的35個點提升到50個點。
平臺互動,強化服務新功能。這幾年,永康不斷強化平臺建設,工業發展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市場提升平臺、金融服務平臺、網絡服務平臺、物流服務平臺、設計與研究平臺等等,正在整合、發展、提升,服務新功能逐步強化,都將成為“二次出發”的強大支撐。
人文帶動,積蓄發展新力量。永康除了擁有已經經過風雨、經受考驗的“創一代”企業家的堅守和執著,更可喜的是成長起來了一批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活躍、目標更高遠的“創二代”。“創二代”在永康激流勇進、風生水起、走向國際,逐漸成為永康全面升級的強大動力與寶貴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