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實木門行業缺“才”不缺人
實木門并不缺人才,缺的是專業性的人才。目前實木門行業的門檻過低,而當初的高利潤導致大家一窩蜂地進入,人員良莠不齊影響了行業的發展。 對此,艾瑞卡表示“現在購買實木門的都是經濟能力與知識水平相對較高的人群。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品味,對實木門設計與安裝都有自己的要求。因此對員工的專業性要求也比較高。”針對終端銷售,候紅玉說,實木門行業現在最缺專業的銷售員以及營銷人才了。企業制勝在終端。實木門企業生產的產品再好,如果沒有銷售出去,都是枉然。因此,要十分重視實木門銷售人員的培訓,所有的專賣店的銷售員工都要經過銷售課程的培訓。對于戰斗在第一線的實木門商家來說,依附與企業的品牌效應,專業的設計師與安裝人員是有保障的,出色的銷售人才反而成為急需。但是,依然離不開“專業”二字。
2、缺設計與安裝人才致關門
實木門作為定制行業,人才的缺少無疑是企業的致命傷。實木門行業一直被認為門檻低,其從業人員雖然在大品牌中要求相對高一些,但是大多都是從實木門銷售或者安裝出身。而設計師多數也是在從事實木門工作的過程中通過自學摸索而來。這樣的人才按理說在實木門行業并不缺乏。目前,實木門行業的企業對安裝技工培訓大多數都是師傅帶徒弟的套路。如果師徒之間感情好,那還好,假如感情不好,徒弟基本上學不到什么東西,很難出師。再加上這樣的師徒學習方式,談不上什么標準化,師傅的技術并不是很全面,他們也不了解行業最新的發展方向,所以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存在著諸多弊病和技術局限。很多實木門企業希望進行系統性的育人工作,但實木門行業流行的記件工資制,限制了這種不可能。
3、專業化要求,人才缺口漸大
實木門行業未來的發展將趨向與專業化與正規化。縱觀今年的實木門市場,雖然大部分商家反映實木門的銷量差強人意,但是對于一些大品牌企業來說,實木門的銷量差別并不大。這也從某些程度上說明,消費者對實木門品牌的認知度增加,對專業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一般的實木門從業人員將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因此,像沈先生這種因為缺少專業人才被迫轉行的,相信并不是個例。實木門這個定制行業,從產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安裝需要經過多道程序,比其他行業要復雜與繁瑣很多。面對這樣的情況,實木門企業如果還是一味地寄希望于市場回暖,不思變通,執著于節省成本或者價格戰,相信前路將是“黯淡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