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滯后制約行業發展
“我國的木門行業與建筑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但作為一個產業卻只有短短十幾年時間。”中國木材與木制品流通協會木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永林在談到木門標準化的問題時表示,木門標準從行業起步之初就備受各方關注,但直至今日,作為一個獨立、細分的標準體系仍未建立起來。
由于行業起步晚、發展不成熟,我國有關木門安裝和制造的標準條文一直包含在全套的建筑標準里面,只是整體建筑質量和驗收規范的一部分,并沒有形成獨立的體系。
據介紹,目前我國共有3個關于木門的行業標準,分別是《建筑木門、木窗》、《木質門》和《室內木質門》。這3部標準都不是國家標準,而其中的《木質門》也只是一個推薦性標準。
標準體系的不健全、標準的約束力不強,直接導致了整個木門行業的一系列問題。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童悅仲就指出,由于我國木門行業的標準化程度不高,造成了工廠生產效率低、交貨周期長等缺點,木門產品也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標準滯后不僅造成行業問題頻出,木門企業也十分無奈。據歐雨木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由于木門產品做不到標準化,就導致每個訂單的尺寸都不一樣,操作瑣碎,環節繁多。一條原本年生產能力為1萬套的木門生產線,就只能生產大約4000套木門,這也是木門產品的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
定制化仍占據主導地位
雖然業內關于木門標準化的呼聲始終不斷,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我國的木門產業目前尚屬于定制化階段。
定制化木門,其實是一種木門產品的差異化戰略,它能滿足一部分有特殊需求的客戶。如果拋開價格因素,定制化也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同的體驗,比如某木門品牌對原材料、油漆工藝、營銷服務、售后服務等方面都進行了升級,其產品和服務的全面升級給消費者帶來的就是一種增值服務。
記者了解到,定制木門的基本流程是:客戶先選中門的款式、質地、顏色后,由木門銷售點的工作人員到現場實地測量尺寸,量完尺寸后將木門樣式、尺寸匯報到木門生產廠,才開始進入到木門的生產環節。正是因為我國的木門企業多以接受訂單的定制業務為主,所以生產規模往往局限于某個區域,難以形成大型的規?;鹃T企業。
據中國門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中國門業生產企業已超過1.1萬家。其中以小企業居多,往往是作坊式生產、設備簡陋、管理落后,而且缺乏自主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作研究所質檢中心付躍進也曾歸納指出,我國木門行業所存在的問題除了標準滯后,還包括企業規模小和品牌效益低等問題?! ⊥跤懒直硎荆瑯藴鼠w系的健全和完善,確實有利于環保和結構調整,但是目前還不能照搬歐美木門企業的經驗,因為規模化生產所造成的庫存壓力,必然會對中小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而且由于市場需求是多樣的,尤其是隨著市場的發展,木門的裝飾屬性逐漸取代其功能性成為消費者最主要的需求,所以木門定制化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
兩難選擇下的對立統一
一方面是標準化的呼聲不斷,一邊是定制化的國內市場現狀,針對兩個看似不可調和的方面,我國的木門行業該何去何從呢?
“標準化和定制化其實并不矛盾。”王永林在解釋這一行業尷尬現狀時表示,標準化的目的是通過標準化生產,減少成本、降低消耗,給消費者帶來更大的利益;而定制化木門卻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從本質上來講,這兩種趨勢都是以消費者的需求為導向的。”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木門工作委員會主任吳盛富也認為,木門行業的標準和標準化其實是兩個概念。標準是指行業規范,是主管部門對為企業制定的標準,用于規范產品的分類、技術指標、質量、安全性能等等一系列的標準,而標準化更多的是指生產過程。
“定制化木門也可以進行標準化生產。”王永林表示,接受訂單的定制化生產是木門行業發展的必然。木門標準可以對木門產品的環保和機械性能等指標做出規定,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差異化的木門也可以實現規?;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