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木地板企業也開始涉足室內門行業,幾大木地板品牌,如圣象、大自然、生活家等,都相繼推出了室內門。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室內門行業起步比較晚,但是它用3年的時間就走完了木地板行業10年的發展之路。而隨著其他行業優秀品牌的進入,相信行業的前景會一派繁榮。
十年前建材市場上室內門品牌只有寥寥的十幾個,經營的小店也就幾十家,而現在市場上室內門品牌保守估計也有數千個。
行業的繁榮必將帶來良莠不齊,市場混亂,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品牌非常少。康弘木門市場負責人認為,強大的需求量也讓整個行業快速膨脹,一些企業只顧利潤和產值,而忽視產品質量,忽視品牌建設,必然導致客戶不穩定,行業正處于洗牌階段。他預測,兩年后,將有相當一部分廠家退出這個市場價格懸殊問題出在質量上。
消費者李女士反映,在家居市場逛過之后,發現室內門的價格差別非常大。在一些市場,最便宜的免漆門一扇300多元就可以買到。眾多小店里,一般成品門在500多元到800多元。而那些稍微聽說過的品牌,則通常賣到2000元左右,貴的甚至有上萬元的。她不明白,為什么一扇簡單的門,差距如此之大。
業內人士分析到,現在的消費者,90%對行業和產品不了解,很多人的消費行為被價格決定。市場上充斥著大量小品牌,以低價格為突破口,產品質量難以保障。比如免漆門,通常都是用龍骨做框架,外壓中密度板,敷一層PVC膜。工藝簡單,隔音效果差,質量和環保都不能保障。據他介紹,目前在鄭州周邊有上百家生產室內門的小廠,這些企業,5萬元就能開一個,買點板材就能生產。而正規廠家,要投入數千萬元。特別是一些網站,企業掏幾千塊錢就可以買一個排名,各種排名讓消費者不明就里。而同時,行業缺乏相關標準和權威管理部門,也是造成行業混亂的根源。
木材和油漆的質量與工藝是決定木門的關鍵,木材質量不過關,門容易開裂變形,關閉不嚴;油漆不過關,漆面會出現裂紋,甚至脫漆,影響美觀。特別是大量復合板材的使用,讓木門的環保問題也日益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