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電商 “不溫不火”
從2009年以來,家具企業就開始關注電子商務,且熱情一路高漲,發展到2011年更是如火如荼。2011年也因此被稱為“家居電商元年”,這一年不少家具企業紛紛對外宣布要試水電商。記者了解到,目前包括曲美、全友、喜臨門、芝華仕、好百年、喜夢寶、林氏、酷漫居、穗寶、顧家、聯邦、酷漫居等具有相當規模和品牌知名度的家具企業均已經開始試水電子商務,且多數企業都選擇在淘寶網等電商平臺上開網店。
那么,眾家具企業的電商之路發展的如何?為了一探究竟,記者連線采訪了數十位家具企業負責人,但當記者表明采訪目的后,除了個別企業之外,多數企業老總給出了如下評價:“不溫不火”、“雷聲大,雨點小”、“摸石頭過河”、“不倫不類”、“皮毛而已”。
而后,記者經過多方調查又發現了兩個令人尷尬的現象。首先,很多曾多次公開表示要做電商的企業,到現在仍舊沒有真的付諸行動;其次,那些付諸行動的企業,一種是由于投入太少尚構不成規模,一種就是太急于求成以致“虎頭蛇尾”。
就在記者調查的過程中,有媒體公布了一組有關“珠三角區域家具電商狀況”的統計數據,在某種程度上印證了記者的調查。數據顯示,80%以上的家具企業高度關注電子商務,60%以上家具制造企業正在規劃實施,30%左右的已深度介入,還有5%已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
對此,科寶博洛尼新媒體中心總監王雷告訴記者,目前沒有一個企業把電商當成一個商業模式在運營,幾乎所有企業對電商的理解都是在淘寶網等電商平臺上開網店。“電商對于家具企業而言,只是獲取客戶的一個渠道,本質上還是傳統渠道的附屬品”王雷如實點評到。
面臨四大發展瓶頸
盡管現階段整個電商大環境有點低迷,但家電、服裝、化妝品、食品、電子產品等行業無不嶄露頭角。而同樣作為消費類的家具行業為何卻不盡如人意?業內指出,定位不準、缺乏專業團、與傳統渠道的沖突、運作成本較高都嚴重阻礙了家具電商的發展。
“企業對電商定位不清晰”,依諾維紳總裁楊建偉指出這是做電商的通病之一:企業往往有心而無力,沒有經驗值得借鑒,想做電商但不知從何開始,更別談定位了。擁有多年電商運作經驗的王雷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的所在:電商對于家具企業而言,更多的僅僅是獲取客戶的一個渠道,沒有認識到電商其實和傳統渠道一樣需要系統的開拓和運營,不“曇花一現”都難。
考慮到“電商與傳統渠道”之間的矛盾,企業們都不敢大力投入做電商,這在業內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有人指出,電商意味著同類產品價格要更低,直接沖擊的便是傳統渠道。依靠傳統渠道起家的企業們,并不愿意為了電商而去觸及早已遍布全國的經銷商,怕損害他們的利益。但如果不觸及又無法解決產品體驗、送貨、安裝、售后等問題,從而也無法真正開展電商。在糾結的心態下,多數企業的電商之路也就遲遲無法推進。
當然,家具業也有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曲美家具、顧家工藝等企業就依托穩固的傳統渠道,單獨針對電商研發了新產品系列,并將部分利潤分配給經銷商。而經銷商要做的就是負責產品展示以及售后服務環節。
不可否認,“曲美們”的選擇也遇到了種種問題,不過業內指出這一步的確有很深的行業意義。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可以或者敢于這么做,因為很多企業不具備這一條件:穩定而牢固的經銷商團隊。
“缺乏專業的運營團隊”是另一個主因。林氏木業CEO林佐義告訴記者,很少能找到既懂家具行業又懂電商運營的人才,無論是哪一個方面擁有獨特能力的人,切入家具電商后都需要一個長時間的磨合期。酷漫居楊濤也表示,電商體系建設、部門建設,都應該按照電商的游戲規則來操作,這對于傳統家具企業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除此之外,“家具企業運營成本的增加”也被業內指為主因之一。電商較之傳統渠道有很多優勢,比如價格低、比如節省時間、比如足不出戶等等,但一談到盈利,家具行業的電商可能有點“汗顏”,有業內指出,家具企業做電商前期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市場價格又低,量難以上去,盈利很吃力,尤其是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很多企業不得不縮減電商板塊的開資,由于投入減少,電商基礎建設和售后服務也隨之影響,用戶體驗也面臨下降態勢。難盈利的電商企業有苦難言。
科寶王雷告訴記者,通過檢測數據顯示,2012年1—6月整個電商的業績和消費人群同比都呈現大幅下滑。
如何破局? 業內指出關鍵在于“找準定位”
盡管目前家具電商的營銷模式還不成熟,對傳統家具營銷模式的沖擊也比較微弱,但記者采訪時發現企業普遍對家具電商的前景持有樂觀態度。那么,家具企業應該如何破局?
第一、找準定位,探索合適的商業模式。科寶王雷指出,家具企業在電商上遭遇的難題,歸根結底都是企業內部協調出了問題,這就要求企業管理者改變思維和心態。“思維”指的是管理者要從經營者轉變為投資者,擺脫“電商是傳統渠道附屬品”的觀念,將傳統渠道和電商渠道分開運營,并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的電商運營模式。“心態”調整指的是,電商并非“一夜暴富”的行業,需要擺正心態做好日積月累的準備。
第二、依靠專業、成熟的電商平臺。業內指出,“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目前電商行業處于一個“快魚吃慢魚”的階段,作為傳統行業的家具業還沒有發展到自己建立電商平臺的時候,現階段最重要是嫁接成熟的電商平臺,整合價格體系、供應鏈體系、服務體系。
第三、打造專業的運營團隊。業內指出,專業的電商團隊,要求企業需要有獨立的管理、運營、產品、財務、服務商等團隊。同時,親民的價格和完善的服務也是確保家具電商成功與否的關鍵點。
第四點,做到電商與傳統渠道的利益不沖突,除了上述曲美的做法之外,去年4月份在淘寶上開了網店的酷漫居專門針對電商專門研發了魔方系列產品,價格便宜、簡單易裝是新品的主要特點,消費者可根據圖紙就能自行安裝,省去了上門安裝服務環節。同時,為了避免與經銷商的沖突,配送貨則有第三方物流公司統一配送,維修等售后還有待解決。
作為國內家具電商領域為數不多的成功者,林氏木業CEO林佐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沒有做過傳統渠道,不用擔心電商與傳統渠道的沖突問題”。林佐義指出,如果面臨選擇多數人都會選擇做自己擅長的、有把握的事,為了避免風險,多數傳統家具企業都會選擇將產品推向線下而非線上。
業內觀點:家具電商困難重重
意風家具董事長 溫世權
我了解到的,現在3、400元的小件好賣,高于這個價格的產品不好賣;標準號的產品好賣,定制化產品不好賣;設計感弱的產品好賣,設計感強的產品不好賣。如果非要形容電子商務,“摸著石頭過河”,未來什么樣不知道;“叫好不叫座”,宣傳作用很大,實體需要慢慢的看。
非同家具董事長 喬印軍
首先,電子商務通常都是標準化產品,而家具多為定制化產品。如果為了做電商把定制產品砍掉,銷售額肯定會下降40%,這樣太不值。其次,家居用品需要體驗,現在消費者去實體店消費還質疑產品質量,何況在網上看圖片質疑聲更大了。
皇家現代家具副總裁 郝麗萍
家具不想服裝,它屬于耐消品,如果網購回家后發現尺寸不對、色彩不搭,是退還是扔掉?這種在處理的過程有點難度。
依諾維紳總裁 楊建偉
家具行業電子商務目前階段只會是傳統渠道的附屬渠道,除非現有的傳統家具大賣場開始市場細分定位,市場定位差異化后的電子商務也許有更大的發展。另外,家具體驗和家具非標準化生產都是家具電商發展的瓶頸所在。
林氏木業CEO 林佐義
傳統家具企業轉電商比較難,有幾大原因:渠道上的沖突、產品上的沖突、人才缺失、前期投入成本高。傳統家具企業要想做好電商,要具備三點:好的團隊、好的產品、對電商項目抱有決心。
酷漫居總裁 楊濤
做電商之前覺得應該是很簡單的事,實際操作后才發現沒有想的那么簡單。從酷漫居的經驗來說,要做好電商要關注三個關鍵點:產品視覺的表現、物流配送的時效性、售后服務處理的決心。
曲美家具總裁 趙瑞海
多年來家具電商都一直保持這個現狀。首先,家具企業對電子商務不是很了解;其次,電商渠道與傳統渠道存在的矛盾還沒有解決;第三,從事電商新渠道的團隊需要一個籌建的過程;這些都影響了家居企業在電子商務上的發展。